第319章 朕到底做错了什么(2 / 2)

杨妃苦笑一声,“话虽如此,可这每一步,都走得如此艰难。本宫这一生,困于这深宫之中,看似尊贵无比,实则身不由己。许多时候,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本心的抉择。”

“娘娘为了杨氏一族和吴王,付出了太多。奴婢相信,吴王定不会辜负娘娘的期望,日后定会成就一番大业。”绿枝安慰道。

杨妃微微点头,“但愿如此吧。如今,本宫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恪儿身上。只盼他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”

当然,实际上杨妃有两个儿子。

还有蜀王李愔。

只不过对于蜀王李愔,杨妃早就已经没有了培养的心思。

这个儿子已经废了。

能富贵一生,就已经是最大的福分。

——

太极殿内,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。

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,面色阴沉如墨,手中紧攥着一封加急军报,其上赫然写着吴王李恪起兵响应太子李承乾之事。

殿内文武大臣们皆垂首敛息,大气都不敢出,生怕触怒了此刻盛怒中的帝王。

“逆子!逆子啊!”

李世民猛地将军报狠狠摔在地上,怒声咆哮,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,震得众人耳膜生疼。

“朕待恪儿不薄,他为何要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!竟与那叛逆的太子勾结,起兵犯上,他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父皇,可还有这大唐的江山社稷!”

房玄龄上前一步,躬身说道:“陛下息怒,此事或许另有隐情,吴王殿下向来恭顺,如今这般举动,实在令人费解。”

“隐情”

李世民怒目圆睁,看向房玄龄:“都已起兵响应了,还有何隐情可言!他是被那逆子太子蛊惑了心智,还是觊觎这皇位已久,如今以为有机可乘,便不顾父子亲情,妄图谋朝篡位!”

长孙无忌也出列,忧心忡忡道:“陛下,当务之急,是要尽快平定叛乱,吴王在安州拥兵自重,若与太子合流,局势恐将一发不可收拾。”

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制着心头的怒火,沉声道:“传朕旨意,命李靖即刻抽调精锐,务必迅速前往安州,将吴王之乱平定。朕要让他们知道,这大唐的江山,容不得任何人肆意践踏!”

说罢,李世民又想起了什么,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
“杨妃……她究竟是如何教导恪儿的!竟让他做出这等事来。传杨妃即刻来见朕,朕倒要问问她,到底安的什么心!”

掖庭宫,杨妃得知李世民传召,心中已隐隐猜到缘由。

她面色平静,整理了一下衣装,便带着绿枝跟随前来传旨的宦官前往太极殿。

一路上,绿枝忧心忡忡,小声说道:“娘娘,陛下此番传召,怕是为了吴王之事,这可如何是好”

杨妃轻轻拍了拍绿枝的手,安慰道:“既已做出选择,便无需惧怕。本宫自会应对,你莫要慌张。”

太极殿内,杨妃稳步走入,盈盈下拜:“臣妾参见陛下。”

李世民看着杨妃,眼中怒火更甚:“哼!你还知道朕是陛下!抬起头来,朕且问你,恪儿为何起兵响应那叛逆太子这是不是你的主意”

杨妃缓缓抬起头,神色间满是无辜与诧异,声音轻柔却透着笃定:“陛下,臣妾实在不明白您为何会有此问。”

“恪儿向来敬重陛下,对大唐忠心耿耿,臣妾又怎会教唆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”

“臣妾日夜在这宫中,一心向佛,只盼着能为陛下和皇室祈福,从未干涉过朝堂之事。”

李世民怒极反笑:“好啊,到了此时,你还在朕面前装糊涂!恪儿突然起兵响应太子,这背后若没有指使,谁能相信”

“你是他的母亲,他的一举一动,你会毫无察觉”

杨妃眼眶泛红,作泫然欲泣之态:“陛下,臣妾对天发誓,绝无此事。”

“或许是恪儿一时糊涂,受了奸人蒙蔽。臣妾也痛心疾首,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做出这般错事。”

李世民目光如炬,紧紧盯着杨妃,试图从她的神情中找出一丝破绽:“那依你所言,是谁蒙蔽了恪儿”

杨妃微微垂首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陛下,臣妾听闻朝堂局势复杂,各方势力暗流涌动。会不会是有别有用心之人,在恪儿面前搬弄是非,夸大太子革新之能,描绘出一幅虚假的美好景象,误导恪儿以为支持太子便是为大唐谋福祉,这才犯下大错”

“臣妾深知恪儿一心想为大唐出力,若不是被人误导,断不会做出违背陛下旨意之事。”

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:“荒谬!他身为皇子,难道自己没有判断之能你这是在为他开脱,还是在为你自己掩饰!”

杨妃眼中含泪,却依旧坚持道:“陛下,臣妾句句属实,绝无半分欺瞒。臣妾与恪儿皆仰仗陛下的恩宠,怎会做出背叛陛下的事。”

“如今恪儿犯错,臣妾愿代他向陛下请罪,只求陛下念在父子情分上,从轻发落。”

李世民沉默片刻,眼中的怒火渐渐被疲惫所取代。

太子叛乱,最喜爱的庶子也起兵叛乱。

这让他的心中,满满的不是滋味。

是他这个父亲,当得不够格吗。

一个也就罢了,还来两个。

且都是他最为宠爱信任的儿子。

朕到底做错了什么。

看了眼杨妃,李世民道:“你先回去吧,此事朕自会彻查。若让朕发现你与此事有关,休怪朕无情!”

杨妃心中一紧,但也知道此刻再多说无益,只能再次下拜:“臣妾谢陛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