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朕到底做错了什么
掖庭宫的一处偏殿内,烛火摇曳。
杨妃身着一袭素色宫装,神色凝重地坐在榻上,手中执着一卷文书,正细细研读。
贴身侍女绿枝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犹豫再三,还是开口打破了这片寂静。
“娘娘,奴婢实在是心中不安。吴王若是起兵响应太子,那陛下定会龙颜大怒,到时恐怕会迁怒于娘娘啊。”
绿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眼中满是担忧。
杨妃缓缓放下手中文书,目光投向远处,似是穿透了这重重宫墙,思绪飘向了远方。“绿枝,你跟随本宫多年,许多事你虽看在眼里,却未必深知其中缘由。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,岂是表面这般简单。”
绿枝垂首,轻声道:“娘娘,奴婢愚钝,只是觉得陛下向来对娘娘敬重有加,吴王又是陛下宠爱的皇子,如今却要走到这般对立的局面,实在令人揪心。”
杨妃微微叹息,起身踱步至窗前,望着窗外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宫苑,开口说道:“绿枝,你可知,我杨氏一族,虽在前朝贵为皇族,可自大唐立国以来,处境便一直微妙。陛下虽待我不薄,但朝堂之上,那些世家大族,又有多少人真正接纳我们”
“我儿恪儿,他身负杨氏血脉,在这立储一事上,本就处于劣势。平日里,他虽勤勉努力,一心为大唐社稷着想,可就因为这出身,诸多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。”杨妃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惜。
历史上,在李承乾被废之后,李世民确实有想过把皇位传给吴王李恪。
李恪英武果敢,性格与李世民颇为相似。
除开太子跟魏王外,李世民大概最喜欢的,便是吴王李恪了。
哪怕是晋王李治,都要稍微靠后一些。
只是杨妃作为隋炀帝杨广之女,吴王李恪身兼隋、唐两大皇族的血脉。
唐朝的建立是基于推翻隋朝,李世民麾下的绝大多数勋贵高官都是因反隋而崛起。
若吴王李恪成了皇帝,前朝势力死灰复燃。
必然要对本朝官员进行清算。
五姓七望也好,关陇集团也罢。
都是坚决反对的。
这就是吴王李恪的悲哀了。
杨妃继续道:“太子此番举事,看似冒险,实则是我们杨氏一族翻身的大好时机。若太子能成事,登上皇位,必然会对支持他的势力有所倚重。那时,我儿恪儿便能摆脱因出身带来的困境,在朝堂站稳脚跟,我们杨氏一族也能有稳固的靠山。”
绿枝咬了咬嘴唇,道:“娘娘,可万一太子失败了呢那我们……”
杨妃转过身,目光坚定地看着绿枝,“富贵险中求。若一直畏首畏尾,我们杨氏一族便只能永远被人踩在脚下。太子并非鲁莽之人,他既然敢起兵,必然是有所依仗。你可还记得,此前太子在辽东凭借霹雳火横扫无敌之事如今又有火炮现世,这等威力,足以改变战局。”
“再者,朝堂之上,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,太子的势力也不容小觑。本宫多方打探,知晓他暗中筹备已久,如今已然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
绿枝皱着眉头,仍有些担忧:“娘娘,可陛下毕竟是一国之君,坐拥天下兵马,太子即便有火炮,胜算又能有几成而且,若吴王起兵,安州必然陷入战火,百姓也会受苦啊。”
杨妃神色一凛,“绿枝,这天下苍生的疾苦,本宫又岂会不知。但在这世道之中,若想真正为百姓谋福祉,就必须先掌握权力。”
“如今的朝堂,世家大族把控着诸多资源,陛下虽有心革新,却处处受到掣肘。太子素有革新图强之志,若他能登上皇位,定能大刀阔斧地改革,打破世家的垄断,那时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。”
对于改革,杨妃最有体会。
隋朝之际,最重改革,这科举制,便是当年她父皇所想。
然最后,却并未真正的落实下来。
到了如今,便是依旧为世家所掌控着选拔人才的权力。
顿了顿,杨妃继续道:“至于陛下那边,本宫心中又何尝不痛苦。陛下于我,有夫妻之情,于恪儿,有养育之恩。”
“但在这江山社稷面前,有些抉择,不得不做。本宫相信,恪儿心中也同样纠结,可他身为男儿,肩负着家族的使命,也有着自己的抱负,此时若退缩,日后定会抱憾终身。”
绿枝默默垂泪,“奴婢明白了。只是奴婢担心娘娘,若陛下知晓是娘娘劝吴王响应太子,定会怪罪于娘娘。”
杨妃轻抚绿枝的脸颊,为她拭去泪水:“傻孩子,本宫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,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只要能为恪儿和杨氏一族谋得光明未来,即便粉身碎骨,本宫也在所不惜。”
“而且,本宫也并非毫无准备。这些年,本宫在宫中也暗中培植了一些势力,关键时刻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再者,太子一旦成事,也不会坐视我杨氏一族不管。”
绿枝点了点头,“娘娘深谋远虑,奴婢自当全力协助娘娘。只是这宫中耳目众多,娘娘行事还需万分小心。”
杨妃微微颔首,“本宫明白。这几日,你多留意宫中的动静,尤其是那些与陛下亲近之人的言行。若有任何风吹草动,即刻来报。”
“是,娘娘。”绿枝应道。
“对了,关于太子的动向,你也需密切关注。本宫虽与太子有书信往来,但宫中局势瞬息万变,本宫要确保能随时掌握最新消息,以便及时调整策略。”杨妃补充道。
绿枝心中一动,问道:“娘娘,那若是太子兵败,我们……”
杨妃目光深邃,似是早已预见了最坏的结果,“若太子兵败,陛下必然会严惩参与此事之人。那时,本宫会想尽办法保全恪儿。即便拼尽我这一身,也要为他争取一线生机。”
“可是娘娘……”绿枝哽咽着说不出话来。
“好了,绿枝,莫要如此悲伤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是全力以赴支持太子和恪儿,而非在这里徒自哀伤。”杨妃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毅。
绿枝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,“是,娘娘。奴婢一定竭尽全力。”
杨妃重新坐回榻上,拿起那卷文书,继续研读起来。绿枝静静地站在一旁,目光坚定。
不知过了多久,杨妃放下文书,揉了揉疲惫的额头。绿枝见状,连忙上前,为杨妃轻轻按摩。
“绿枝,你说,本宫这一生,所求究竟为何”杨妃突然问道。
绿枝微微一怔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娘娘所求,不过是为杨氏一族谋得荣耀,为吴王铺就一条光明大道,也为天下苍生求一个太平盛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