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5章时代!(6k求月票)
作为当前世界还算是最先进的欧美,对于其他地区是有着辐射效应的。
《诡秘之主》在欧美破圈式的大火,显然也影响到了其他地区。
这股风潮从欧美,逐渐地刮向亚洲、南美等地。
见到欧美世界都这么喜欢这本小说,评价那么高,很是有一大群人,冲着相关舆论,买来一观,然后也成为了系列的忠实粉丝。
这种情况下,纵然是习惯了陈麟风以往文学成绩的国内大众们,也有点忍不住了。
之前国内的媒体或粉丝们,一直吹捧陈麟风在流行畅销文学上的成就,说他不比jk罗琳要差。
但真出现现在这种情况,他的小说要在销量成绩上赶上jk罗琳了,大家又不适应了起来。
央视还是比较矜持的,没有直接在新闻联播上播报相关新闻,毕竟才刚过一周多时间,怎么也得满月,有个更大的数字再说。
但其他媒体,包括央视4台,华文国际频道,以及华青报、人民文学之类的媒体,可有点忍不了了。
其余的小媒体更是不用说,这些天以来,麒麟的客服电话早就被打爆了。
此时恰逢《时代》杂志也想给陈麟风来一个专访,实在是《诡秘之主》在欧美太火了,《时代》也想多蹭蹭这波热度。
因而,梅姐决定不如整个联合专访,大家都方便。
……
“老板!”
小常走进房间,看向造型师,见造型师示意表示“ok”,这才对着陈麟风道,
“时代杂志,还有央视、人民文学他们几家的采访团队到了,现在正在布置设备呢。”
“好,知道了。”
陈麟风看了眼镜子中的人,一身深色商务休闲装,看起来特别修身,为了隐藏过于俊秀的面容,他还特意戴了个眼镜。
整体看起来少了些明星气质,而变得儒雅了不少。
造型师给他化的妆,也是朝着这个方向来的,尽可能遮盖他明星的部分。
在什么场合露什么身份,明星和作家,还是有点太不搭了。
……
另一处房间,众多媒体将自家的设备放好,一些工作人员还在调试。
梅姐扫了眼房间内。
现场的几位记者她其实都认识,过去一起合作过的。
央视的小王记者,甚至就是靠着几次专访陈麟风,才火起来的。
哦,现在外界都叫王大记者了。
“小王,听说你现在威风啦,央视的好多专访都交给你来。”
自10年起,原本的央视头牌水君意,因为新娶了个年纪小十几岁的老婆,逐渐淡出公众视线,接下来就要属这位了。
王记者闻言一笑,“没有的事,大家都差不多。”
他丝滑的转换话题,“陈老师这回又为国争光了,台里的同事们这几天都在讨论老师的新书呢。”
身为媒体记者,他们的消息比常人要灵通的多,知道这次的《诡秘之主》,确实和陈麟风之前的几本小说不同,是真正的全球大火。
外驻在世界各地的同事记者们都有通报消息,连非洲和南美这些过往的边缘地带,新书的热度都不低。
更别提欧美两地,那是比国内还要狂热的地方。
“确实,我这边收到好几处国外的消息,说书店门口排队买书的。”华青报的许羽婷记者道。
这可是2013年,在国内实体书能把书卖出去就不错的时候,竟然还能听到国外有大批的人为了买书排队。
简直让人梦回10年,不,20年前。
“不止如此,”人民文学的记者傅芳芳也加入讨论,“我听到说,北美、英国、芬兰,还有东南亚几个国家的大学校园里,有为了看最原汁原味的小说,开始学华语,或者直接翻字典生啃的。”
虽然是在孙凤梅面前吹捧陈麟风,有示好之意。
但傅芳芳也确实觉得很不可思议,语气中都带着些破天荒的感觉。
什么时候,华夏的文娱作品,能让国外的粉丝这么狂热了。
以往都只能听说国内的粉丝硬啃生肉,这下反过来了。
……
房间的另一边。
“灯光师,再调整一下位置。”
作为时代杂志的带队,也是负责本次采访的鲍尔福特,不断的指挥人员进行调试。
期间,他微不可察的看了看,不远处讨论火热的几个记者,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。
聊得什么那么开心,也跟我说说啊。
他感觉一阵的不适应。
总觉得那几个人是在冷霸凌他。
正好这时梅姐看到他的目光,突然朝这边扬声道,
“鲍尔,过来一起聊啊。”
鲍尔福特略作犹豫,便放下矜持,走了过去。
对于华夏,他现在也充满了好奇。
不只是这几年,不断在媒体上出现的经济新闻还有威胁论。
由于看过《诡秘之主》,他对华夏人更是多了分好奇:
这里的人是不是都像克莱恩那样,谨慎、理智,又总是带着善意。
……
梅姐与这次专访的几家媒体互相沟通一番,确定了这次专访的大致内容。
这次一共有6家媒体,除了此前提到过的时代杂志、央视、华青报、人民文学,还有一家新加坡的联合早报。
这是新加坡最主要的华文综合性日报,也是在东南亚区域,最早对陈麟风开始示好的媒体。
因此,麒麟这边一直与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,此次听说有联合专访的计划,因而就也加入了进来。
最后一家就是中原省的河大报了。
专访的主力是时代杂志和央视两家,河大报则是作为自己人,万一遇到一些敏感问题,可以帮忙临时解围。
“陈老师。”
陈麟风走进房间,一众记者立马起身欢迎。
“鲍尔先生,王记者……”
陈麟风与几位先后握手。
看着眼前的陈,鲍尔感觉到一阵违和感,然后他便立马察觉到自己的这种违和感出自何处。
看起来太年轻了。
陈已经在欧美火了好多年了,没想到他现在还是这么年轻。
真正的天才啊。
他心中感叹。
众人落座,陈麟风的椅子前摆着几家媒体的台标,他身上别着录音设备,倒是不用让记者举着话筒。
鲍尔就坐在陈麟风正对面,央视的王记者坐在他旁边,另外四位记者分列两侧。
众人身前和身后都有摄像机镜头,这是捕捉各方的表情,以供后期剪辑。
时代杂志,以及其他几家报纸,不太需要视频资料,但央视肯定是要的。
再次确认一切准备无误后,由鲍尔先发。
“陈,很开心能够和你坐在一起谈话,谢谢你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。”
鲍尔看着对方的面容,先是问到刚才心中泛起的那个问题:
“你今年应该还很年轻吧,二十……”
他朝着对面确认了一下。
“25岁。”
“哦,25岁,你现在才25岁,已经导演过2部全球票房超过12亿美元的电影,总票房超过50亿美元。
小说方面,《无限世界》系列总销量正好破亿,新的《诡秘之主》系列,火遍全球,或许会创造更高的记录,有消息认为,新的系列有望超过《哈利波特》的成绩。
还有《她》,几乎获得了文明世界所有的文学家的认可,甚至本来有望拿到诺贝尔文学奖,只是你拒绝了它。
这些成绩,只是你在25岁之前达到的……”
说到这里,鲍尔顿了顿,这些成就竟然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所做,尽管有心理准备,还是让他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。
“在人生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,就实现了几乎常人一生难以达成的成就,你会觉得有压力吗,或者说,对于未来,你还会有更高的目标吗”
陈麟风略有惊讶,没想到他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。
“压力肯定是有的,当你达成一个很高的目标后,旁人会自然而然的对你抱有更高的期待。
就像几个月前的《飓风营救2》上映之后,不就有媒体觉得,电影才拿到8亿美元的票房,太少了么。”
鲍尔有些难绷,“不用理会那些声音,8亿已经是个很高的数字了。”
陈麟风笑了笑,继续道,“其实压力有时候也是动力,最初我的目标,也不过是像房龙大哥那样,做到全球知名,现在我觉得或许已经大概实现了,那么后续,自然是向着更深远的领域走。”
鲍尔兴奋道,“jackie我听说过这个,好像是你小时候与他的一次经历”
“是的。”
陈麟风大概描述了一下当初的经历。
国内几家媒体的记者都露出了然的神色,这已经是国内非常著名的一段公案了。
属于是房龙和陈麟风两位奇闻轶事中的一件。
“所以,既然已经达成,未来你更高的目标是什么”
陈麟风想了想,“大概只有青史留名了吧。”
“青史留名”四个字,他是用华语说的,然后他又用英语翻译了一遍。
“就像猫王、迈克尔杰克逊那样,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,当然,我的方式可能与他们有所不同,我会有自己的路。”
几位记者略有些惊讶,真实野心勃勃啊。
但随后想想,又觉得理所应当。
如此年轻,就有这样的成就,除了向着最高的王座发起冲击,还能做什么呢,总不能就此堕落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