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将军却皱了皱眉头,严肃地说:“我们宋兵从来不用毒,这是底线。我们可以放箭还击,但绝不能使用毒这种下三滥的手段。”
素文思索片刻,说道:“杨将军,我带师妹们上山去寻找一些麻药草,煮水浸泡箭头。这样金兵被射中就会马上麻痹,失去行动能力,却不会致命,我们还能俘虏敌兵。”
杨将军听后,点了点头,说:“好,此计可行。既不违背道义,又能增加我们的胜算。”
于是,素文带着杨晓兰、素芬和素晴上山寻找麻痹毒草。
一个时辰之后,她们四人满载而归,不仅带回了不少麻痹毒草,杨晓兰还提着两只活野兔。一回来,她们就立刻着手制造麻药,一些士兵也过来帮忙,将箭头浸泡在麻药之中。
杨晓兰兴致勃勃地说:“大师姐,我们先做个实验。”说着,她跑去抓起一只活野兔。她从麻药中取出一支箭,用箭头刺进野兔的身体。然后把箭拔出来,野兔吃痛,拼命挣扎起来,杨晓兰紧紧地抓住它。不一会儿,野兔的挣扎渐渐减弱,直至停止。杨晓兰松开手,把野兔放到地上,想看看它还能不能跑。只见野兔伏在地上,一动不动,杨晓兰上前赶它,它也只是微微动了一下,根本跑不起来。杨晓兰兴奋地说:“大师姐,我们大功告成了。但是,这野兔会不会死呢?”
大师姐素文耐心地解释道:“不会死,一个时辰之后,麻药的效力过去,野兔就能跑了。”
杨晓兰又好奇地问:“大师姐,那我们还能杀这野兔来吃吗?”
素文笑着回答:“当然可以。我刚才也拔了点解麻痹的草回来,现在就喂点给这兔子。”说着,她便拿起草喂给野兔。神奇的是,野兔吃了草之后,没过多久就恢复了活力,撒腿跑了起来。杨晓兰眼疾手快,一个箭步扑过去,再次把野兔抓住。素文笑着说:“野兔身上的麻痹毒解完了,可以杀来吃了。”
于是,杨晓兰和师姐们带着两只野兔去处理干净,准备煲汤。营帐外,所有士兵都在查看着自己兵器,大家闻到煲兔的肉香味,那边还传杨晓兰几位峨眉派女弟子欢快的笑声,似乎暂时驱散了战争带来的阴霾,为这沉闷的军营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。
阿山在吃过粥后,也渐渐有了精神,马秋菊坐在一旁,看着阿山,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。
这时杨晓兰和素芬端着两碗兔汤和兔肉过来给阿山和马秋菊吃。杨将军看着这一切,心中感慨万千,他深知,在这艰难的战争岁月里,这些小小的温馨瞬间是多么的珍贵,而他们保卫家国的信念,也在这些温暖的时刻中愈发坚定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,但他们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,继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