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朝着那边山走去。走着走着,一个金兵指着前面小声说:“前面那个山坳就是,但这边有人把守,我们绕道后面,找个把守薄弱的地方偷偷潜进去。进去后,我们还要拿出匕首警告那些宋兵,不准发出声音。”
副将连忙说:“好,你们两个熟路,走前面,我们俩在后面跟着。”两个金兵毫无怀疑,大步走在前面。副将立刻拍了一下杨晓韬的肩膀,做了个暗杀的手势。杨晓韬心领神会,两人同时出手,如鬼魅一般,一人捂住一个金兵的口鼻。金兵拼命挣扎,却发不出半点声音,不一会儿,便气绝身亡。
两人绕到后面,迅速解决了所有看守的金兵。杨晓韬小声对被绑着的宋兵说:“我们来救你们回去!”被绑的宋兵们看到自己人来了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杨晓韬和副将拿出藏在身上的软剑,开始割开他们身上的绳索。因为人数众多,只有两把软剑,割起来十分缓慢。当割开了大部分人的绳索后,杨晓韬说:“他们轻功不好,跳不过陷阱。副将,你比较熟路,先带一部分人绕路回去。”
副将把软剑留下,带着已经解开绳索的人员先行离开。杨晓韬和获得自由的宋兵继续割着剩下的绳索。就在还有十几位人员的绑绳未被割开时,金兵发现了异常。刹那间,成千上万的金兵举着火把,呐喊着冲杀过来。
杨晓韬大喊:“你们快跑,往后面跑,别跑向有陷阱的地方!我来断后!”那十几位还没解开绑绳的宋兵也喊道:“你们快跑吧,别管我们了,快跑!”
杨晓韬和一位拿着软剑的宋兵挺身而出,拦住金兵。杨晓韬挥舞着软剑,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,每一次出手,都伴随着金兵的惨叫。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,身上散发着无畏的气势。软剑在他手中灵动地穿梭,剑刃划过空气,发出尖锐的呼啸。金兵们一批又一批地冲上来,却被他一次次击退。
那位宋兵也不甘示弱,他虽然没有杨晓韬那般精湛的武艺,但凭借着一腔热血和顽强的意志,与金兵殊死搏斗。他手中的软剑上下翻飞,尽管力量稍显不足,但每一剑都饱含着对金兵的仇恨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然而,金兵越来越多,如潮水般涌来。有十几位已经跑远的宋兵,不忍心同伴独自面对危险,又跑回来,赤手空拳地与金兵展开殊死搏斗。他们虽然手无寸铁,但毫不畏惧,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着金兵的进攻。
最终,寡不敌众,这十几位宋兵相继倒在血泊之中。杨晓韬也渐渐体力不支,一个疏忽,被金兵抓住。金兵们兴奋地将他五花大绑,抬着他,高呼着:“哈哈,我们抓到了杨将军的儿子,我们抓到了杨将军的儿子!”朝着总帅帐篷走去。